上海市嘉定区南苑小学文件
嘉南小〔2021〕11号
上海市嘉定区南苑小学关于印发
《嘉定区南苑小学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位教职工:
现将《嘉定区南苑小学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结合实际,推进落实,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
附件:嘉定区南苑小学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上海市嘉定区南苑小学
2021年9月22日
上海市嘉定区南苑小学校务办 | 2021年9月22日印发 |
(共印2份)
附件
嘉定区南苑小学进一步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 号)文件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21〕26 号)的文件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双减”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格局,着力建设本校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到 2022 年,学校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有效管控,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有效减轻。到 2023 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1.优化作业管理体系。健全作业管理制度,完善学校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每天在班级钉钉群分班级公示作业内容和平均完成时长,促进教、练、考一致性。每周作业分年级报教导处备案,校园网公示。
2.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五年级每科作业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由班主任统筹协调,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水平,争取一二年级学生作业不出校门,其他年级加强个性化辅导,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难题尽量在学校完成。
3.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作业练习为主,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严禁完全依托钉钉、微信、QQ等应用程序布置作业,英语听读类作业可以适当使用app.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4.完善作业质量体系。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通过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等方式,布置长短作业、分层作业、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进一步加强单元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设计。
5.关注学习差异。设计分层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强化作业正面反馈作用,激发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对未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任课老师视情况允许隔天补交,对学生未能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对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可以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根据学校和学科特点,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作业和学习资源推送机制。
6.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培养兴趣,提升综合素养。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慧雅阅读”项目,开展各类亲子阅读、主题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7.认真批阅作业。教师对于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评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批改作业。
8.建立作业监督机制。教导处每学期两次对各科作业的设计、布置和批阅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即使发现和改进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推广优秀教师作业经验,开展展评优秀学生作业活动。
(二)全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品质
1.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校内课后服务覆盖全校学生。服务对象覆盖放学后有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所有学生,尊重学生及其家庭的意愿,不得强制学生留校或不留校。在不增加总课时、全面落实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 5 个工作日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 2 个小时,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学校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延时看护服务。学校每天课后服务时间按 16:30、17:30 和 18:00 合理分段。
2.提高课后服务品质。研究制定适合学校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方式、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等。用足用好校内课后服务时间,一方面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做到“小学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结合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特色课程等设计服务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创、劳动、阅读等综合教育活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不搞大面积集体补课。
3.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工作日课后服务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并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学校建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备案、遴选和进退机制。
(三)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施校内均衡编班,不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各类重点班、实验班。
2.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改革,围绕新课标、新教材积极开展教学研修,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单元教学。加强作业研究,优化校本作业,努力实现教、练、考一致。
3.完善学校教研机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师生现状、不同教学问题开展专题教研、分层教研等,联合学区、集团、联片等研修共同体,促进学校和教师协调发展。借助嘉学院和研、训、教一体化平台,以精准教研促进教学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4.推进评价方式变革。以绿色指标为指引,建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而充分地融入学校年度绩效评价,引导教师聚焦五育融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加强考试管理,规范学校考试频次、形式和评价方式。加强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考试研究,发挥考试命题对教学活动的正确导向作用和反馈指导作用。
5.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关注理想信念、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品质等。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引导教师形成“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培养发展性思维,增强责任感和育人意识;优化教育人才相应服务,完善教师的荣誉体系,健全教师攻坚克难的持续发展机制,形成全员全情投入的良好生态。
(四)整合用好校内外资源
1.优化引入校内资源。建立引进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备案制度,探索建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遴选机制,建立学年度评估考核,形成校外培训机构“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2.整合使用校外资源。鼓励开展学生研学实践。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中心、浏河营地等公办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源,与各街镇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综合实践基地、高新企业等形成合力,发挥重要的教育支撑作用,构建高质量校外教育新格局。
(五)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学校做好培训广告管控。不在校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利用教材、教辅材料、教具文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
五、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将“双减”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任务、组织落实落细落小。学校党组织做好教师思想工作,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性。
“双减”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钱晓强;副组长:陆林芳、肖丽萍、吴玉兰;组员:全体中层干部
2.形成保障机制。对标本市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家委会等部门齐抓共管,研究制定学校工作方案,共同加强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形成工作合力。
(二)人员保障
根据课后服务的学校安排,学校配足配齐师资力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严禁中小学教职员工开展课外有偿补课,不得组织、推荐或引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办好家长学校,建设家庭教育研究指导网络,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形成减负共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经费保障
对参加课后看护的老师和相关人员的额外付出,学校均在绩效中予以体现,确保看护劳务费落实到位。
(四)宣传保障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开展主题教育,正向引导。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有效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全方位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策略宣传,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大力营造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
嘉定区南苑小学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