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学校创建办学特色总结
上海市嘉定区南苑小学  发布时间:2018-01-08 12:16  点击量:0
 

学校以“学科知识联动整合、学科功能联动整合、知识与生活联动整合、跨学科联动整合”四种策略为主,进行资源融合、创生,形成“基础—拓展—探究”相互渗透,“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具有南苑小学特色的气象课程体系。

一、开发STEAM课程,为学生发展铺路

1开展基础学科的定向性拓展,着力“1+X”学科课程群建设。依据年级段、主题类,探寻气象知识点进行教学资源重整,寻求融合突破方向,丰富完善气象课程,或者梳理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来达到学科统整的目的,推出教师个人的 “1+X”课程群。

2、围绕区级课题尝试将至少两个学科的课程内容对接融合,寻找课程间的关联度,有效开展气象、国画、计量特色项目的融合,使课程更具交互性,并形成蛛网结构,让学生从原点有路径实现学习目标。

3、打破年段、打破班级,双向选择组成学生社团进行课程活动;并且,围绕课程主题,创设学校节日,结合德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相对集中进行专题教育教学活动,丰富了课程的内涵。

二、加强组织管理,重视3P的价值

1、“People—众人”,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执行者、体验者、反思者。为推进气象课程的研发,学校组建了课程研发小组,分别由语文、数学、自然、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参与其中。为了保障全员参与,课程组长负责课程方案总体设计以及实施的概述,课程组成员承担模块的内容设计、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成果的整理。另聘请嘉定气象局、计量所的专家团队与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专家与课程组对接,为课程建设推波助澜。

2、“Place—环境”,校内,学校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在校园内打造易观察、可学习、能实践的开放式科技特色景观,在原有气象风铃园、科普宣传廊、气象科普楼梯、气象电子屏的基础上,今年学校又打造“小小植物园”、添置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过道上添置气象电子触摸屏、建起气象微信号。立体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校外,重视校外及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校企联谊,家校互动,让学生走进工厂、社区,也让家长,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走进学校,承担课程,充分拓展课程空间。

3、“Process—过程”,课程建设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六个步骤:探索、构思、成文、实施、评价、改进。在这个流程中,对教师而言:激发教师的思维力度,设计合理可行的课程,建立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融合的度”的立体评价系统,教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加以记载,提出措施,用于改进;对学生而言,引发学生对课程的求知兴趣,寻求简单高效的思维路径,在自我探究和众人帮助下导航到解决方案的实现。

三、注重展示交流,凝练建构的智慧

一年来,学校完成《课堂如诗》书稿的出版工作,完成《嘉定教育2017.1》学校专刊的约稿工作。4月,何晟娴老师在区级层面上拓展课,学校向全区老师介绍了气象STEM课程建设。6月,学校的《大风车课程指南》获区课程指南评比一等奖。11月,在第二届全国品质课程研讨会上,学校作《注重学科融合,打造基于气象探究的STEAM校本课程》主题交流。12月,成功举办“关注核心素养 构建雅美课程”的品质教育学术节分会场展示。在嘉定区首届学术节,我校先后有三位老师分别作学术交流。